



政策法规
《关于加快发展湖北省氢能产业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10-31 浏览次数:80近日,湖北省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湖北省氢能产业的建议》,指出以武汉市为核心牵头城市,带动周边地市参与,争取尽快申报进入国家燃料电池示范城市名单。
湖北省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城市有武汉市、襄阳市、黄冈市等,构成了以武汉市及其周边为核心,辐射带动全省氢能发展的基本格局。
政策方面,7月27日,湖北省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意见的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提出,对于本市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按照核心零部件年度销售收入2%-5%的比例给予超额累进制阶梯奖励。企业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销售收入1000万元(含)至5000万元(不含),按照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销售收入的2%给予奖励,5000万元(含)至1亿元(不含)超额部分按照3%给予奖励,1亿元(含)至2亿元(不含)超额部分按照4%给予奖励,2亿元(含)以上超额部分按照5%给予奖励,单个企业年度最高奖励1000万元。
武汉市和黄冈市也已分别出台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武汉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在市内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在省内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推广装备汉产核心零部件车辆2000辆;《关于推进黄冈市氢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力争到2025年,氢能产业链产值100亿元,到2030年,培育3-5家行业领先的龙头企业,争取培育1-2家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氢能产业链产值突破600亿元。
此外,湖北作为教育大省,科研机构众多,燃料电池研究基础良好,在技术研发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既拥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名校的研究资源。也有东风汽车、雄韬氢雄、中船重工712研究所、众宇动力、康明斯、格罗夫、魔方新能源等一批在国内享有一定声望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同时还拥有宝武钢铁、荆州沙隆达、葛化、荆门石化等一批具有丰富副产品氢气资源的企业,聚集了包括东风商用车在内的整机制造企业,产业链完整,发展氢能产业基础雄厚。
从项目各地情况来看,湖北省首个“新型电力系统综合示范县”落地秭归,成为国内氢储能示范应用的典例;4月27日,东风公司所属武汉达安科技有限公司“氢能汽车创新试验园以及汽车五化试验基地项目”在武汉经开区正式开工,建成后将形成氢燃料电池研发、制造、检测全产业链闭环,满足智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检测和认证等全生命周期服务;1月20日,湖北省科技重大项目—氢能重型商用车关键技术研究及整车集成项目在东风商用车动力总成事业部正式启动。
氢车推广方面,今年湖北京山、武汉经开区等地已经发布氢能环卫车招标需求,以雄韬氢雄为代表的企业斩获配套订单;9月29日,东风商用车、中国石化、湖北氢动力战略合作签约暨武汉首批东风氢能渣土车订单签约仪式举行,三方力争“十四五”期间在湖北省内建立加氢站40座,推广氢燃料电池车辆3000辆,并打造武孝襄十和武汉-宜昌的氢能高速。
加氢站建设方面,据GGII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国内共建成加氢站207座,从已有加氢站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湖北省的加氢站总数和新增数量均位列所有省市的前三。